小到手机屏幕,大到家中电视,消费者对显示效果的要求已经从当年的"能看就好",进化到现在的"效果要好"。随着要求的提高,消费者对屏幕材质和工作原理的了解越来越多,OLED屏幕就是在此时进入了消费者的视线当中。
作为一种所谓的"升级"技术,屏厂自然是开始鼓吹OLED电视有不少优胜于传统LCD屏幕的地方,但无论是从电商平台和二级渠道的销量,还是从消费者这几年对OLED电视的态度来看,都没有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,相反还表现出了不温不火的感觉,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原因?
我们不妨跨界发散思维,借手机产品来感受下OLED屏幕的实际应用。OLED屏幕近年被引入到各手机厂商的旗舰产品中,希望能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显示效果。然而随着使用时间推移,OLED屏幕的两大致命伤逐渐浮出水面。
其一是烧屏,具体表现为屏幕长时间显示某个静止的图像画面之后会留下残影。产生这种现象,是因为OLED表面是一层有机化合物薄膜,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,会因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慢慢降解老化。换句话说,烧屏这种现象是不可逆的。
烧屏这种现象在手机上出现得尤为明显,这是因为很多朋友会长时间固定使用一个软件(如微信),某些元素会静止出现在屏幕上一段时间,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烧屏现象。同理,很多朋友都喜欢在电视上锁定一个频道一看就是几小时,频道角标等长时间出现的静止元素将会成为烧屏的导火索。
其二是色彩衰减和使用寿命。OLED的三种子像素(红、蓝、绿)光衰减速度存在差异。在此其中,蓝色像素的衰减速度特别快,这就意味着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,OLED颜色准确鲜艳的优势将不复存在,调整屏幕颜色的次数会越来越频繁,对用户的实际使用有着很大的影响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厂商在不同的设备上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。但这些方法要么成本太高,要么饮鸩止渴,还是难以解决OLED屏幕这一天生劣势。本来OLED电视就成本高价格贵,把它买回家还要用得提心吊胆,这显然是不符合消费者心态的。
对比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的OLED技术,随后出现的QLED技术在保持了出色的显示效果的基础上,有着相当突出的优点。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的缩写,关键技术是量子点(Quantum Dots)。量子点亮度比OLED更高,其次,QLED电视的寿命也更高,这也是QLED技术乃至相关产品在近年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推荐阅读:旗龙